首页 资讯 正文

新晃:党旗插在安置点 筑牢防汛“红色堡垒”

体育正文 11 0

新晃:党旗插在安置点 筑牢防汛“红色堡垒”

新晃:党旗插在安置点 筑牢防汛“红色堡垒”

红网时刻新闻6月27日讯(通讯员 甘胜男 何万勇 吴兆贤)面对持续强降雨带来(dàilái)的(de)严峻防汛形势,新晃侗族自治县坚持人民至上(zhìshàng)、生命至上,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(wèi)守护群众安全的强大力量。一个创新机制在全县各乡镇同步激活:在存在地质灾害隐患、需转移安置(ānzhì)(ānzhì)群众的重点区域,同步成立集中安置点临时党支部。截至(jiézhì)目前,多个关键安置点内,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,成为凝聚人心、服务群众、化解风险的坚强战斗堡垒。 堡垒前置,织密安全(ānquán)网络。新晃县委迅速部署,明确“隐患在哪里,转移安置到(dào)(dào)哪里,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跟进覆盖到哪里”。各乡镇党委闻令而动,精准摸排风险点,在重点安置点第一时间(shíjiān)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临时党支部(zhībù)。支部班子由乡镇领导、村党支部书记等担任,成员整合包村干部、村(社区)党员骨干及应急、自然资源、医疗、志愿者等领域的党员,确保组织健全、力量下沉一线。支部成立即明确职责清单,建立快速反应机制,实现“支部日调度、信息即时报(shíbào)、问题现场商(shāng)、应急一键达(dá)”,将责任压实到最前沿。 先锋闪耀,服务温暖(wēnnuǎn)民心。临时(línshí)党支部聚焦安置点内老人、儿童占比高的实际需求,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。医疗队进驻为老人提供健康检查、慢病用药指导和防疫(fángyì)知识;开辟“静音休息室”、配备爱心药箱、组织文娱活动等温情举措细致入微。点滴(diǎndī)关怀汇聚暖流,有效稳定了群众情绪(qíngxù),让“临时家园”充满温情。 合力攻坚,精准(jīngzhǔn)化解风险。临时党支部(dǎngzhībù)充分发挥组织协调“枢纽”作用,无缝对接乡镇应急办、自然资源所、卫生院、派出所(pàichūsuǒ)、供电所等专业(zhuānyè)力量,构建起信息共享、资源统筹、快速响应的联防联控体系。建立“党员巡查+群众报告(bàogào)+专业研判”的信息网络,确保风险早发现、早处置。凉伞镇美老村排查人员(rényuán)在排查过程中发现村民杨桃珍家屋后坡体出现细微裂缝,结合持续(chíxù)降雨情况(qíngkuàng),当即判定存在崩塌风险,立即启动“支部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联合应急队仅用30分钟安全转移群众,9小时后该区域约(yuē)20立方米土方裹挟石块从坡体轰然崩塌,因预警及时实现零伤亡。 连日强降雨冲毁中寨镇比足村供水设施,生活用水中断。6月(yuè)25日,安置点临时党支部迅速集结多方力量(lìliàng)成立“供水保障突击队”,逐户核查蓄水池(xùshuǐchí)(xùshuǐchí)渗漏点、勘查被山洪冲断以及塌方(tāfāng)掩埋的供水管网。临时党支部书记杨天心带队肩扛手抬挪开落石、铺设新管。党支部成员杨明鑫同步对蓄水池漏点紧急修补加固(jiāgù)。当晚,比足村96%以上受损设施修复通水。 民心所向,党旗辉映安宁。行走在新晃各安置点(diǎn),井然有序的(de)(de)生活图景(tújǐng)与温暖和煦的人间烟火交织成画:义诊台前排队的老人,专注(zhuānzhù)绘画的孩子,闲话家常的乡亲……这份风雨中的安宁,正是全县各级党组织靠前(kàoqián)指挥、广大党员倾情奉献、专业(zhuānyè)力量高效协同、人民群众充分信任的生动诠释。飘扬在安置点上空的党旗,昭示着不变(bùbiàn)的初心:以组织之力筑牢安全防线,以党员担当守护万家灯火。这抹“党旗红”,正引领着新晃干群同心同德,凝聚起防汛救灾和恢复重建的磅礴力量。
新晃:党旗插在安置点 筑牢防汛“红色堡垒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